Copyright © 中国新时代教育 蜀ICP备2021005531号
四川省蓬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王开宇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近年来在中职语文教学中逐渐受到重视。本文结合中职语文教学的特点,探讨群文阅读的实践路径与创新策略,旨在通过多文本阅读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阅读素养和语文综合能力。文章从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出发,提出具体的实践路径,并结合创新策略,为中职语文教师提供参考。
引言
随着《中职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版)的颁布,群文阅读作为一种中观层次的阅读方式,逐渐成为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群文阅读通过多文本的对比、分析和整合,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阅读素养。然而,当前中职语文群文阅读教学仍面临诸多挑战,如教师对群文阅读的理解不足、学生阅读兴趣不高等问题。中职语文教学因其职业导向的特殊性,更需在群文阅读中融入实践性与创新性,以适应学生能力培养的需求。本文旨在探讨中职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路径与创新策略,以期为教学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群文阅读的教学价值
1. 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群文阅读通过多文本的比较、分析和整合,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例如,通过对比不同文本的主题和表达方式,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文本的内涵,提升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
2. 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群文阅读要求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阅读多篇文本,并通过快速浏览和略读提取关键信息。这种阅读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速度,还增强了他们的信息提取和整合能力。
3. 培养阅读兴趣与习惯
通过多样化的文本组合和开放性的讨论话题,群文阅读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阅读习惯。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主题文本,让学生在阅读中找到共鸣,从而增强阅读的主动性。
二、中职语文群文阅读的实践路径
1、群文阅读的选文策略:职业导向与认知规律的结合
中职群文阅读的选文应突破传统单篇精读的局限,以“主题聚合”为核心,注重文本的关联性与层次性。例如,围绕“工匠精神”主题,可组合《庖丁解牛》《核舟记》等文言文与现代行业模范事迹报道,形成“传统技艺—现代职业精神”的对比阅读链。这种设计既呼应中职教育目标,又通过跨时空文本的碰撞激发学生的职业认同感。选文需遵循“一主多辅”原则,即以教材篇目为基点,向外拓展行业案例、技术文献等非连续性文本,如机械专业可引入产品说明书与科技说明文的对比分析,强化实用文体的阅读能力。教师应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兴趣,选择具有内在逻辑关联的文本组合。例如,可以选择同一主题下的不同文体文本,或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以增强文本之间的对比性和互补性。
2、教学设计的创新模式:
(1)情境化任务设计
将阅读任务嵌入职业场景,如创设“企业文化宣传专员”角色,要求学生从群文中提炼企业精神要素。通过“寻找物品”激活写作灵感的案例启示我们,可设计“职场问题解决”情境,例如组合《劝学》《师说》与当代职场学习案例,探讨终身学习的必要性。
(2)结构化思维训练
《滕王阁序》的句式提炼法,可设计“四维分析法”:通过“提取关键词—绘制思维导图—比较观点差异—构建评价标准”的阶梯式任务,引导学生从信息筛选走向价值判断。例如在“人工智能与职业发展”群文阅读中,要求学生从科普文章、伦理讨论、行业报告三类文本中归纳技术变革对职业能力的需求演变。
(3)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可以采用“主题回顾—内容预览—分享讨论—主题拓展”的模式,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文本。例如,在“童话里的童年”主题群文阅读中,教师可以通过表格管理的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文本内容,并引导他们进行多角度的讨论。
(4) 差异化与生成性并重
中职学生阅读基础差异显著,需采用“动态分组—弹性目标”机制。温儒敏提出的“留白教学”理念,可将群文分为基础层(教材经典)、拓展层(行业文本)、挑战层(学术论述),允许学生根据能力选择阅读组合。同时,教师应捕捉课堂生成资源,如学生在阅读《红楼梦》餐饮描写与现代餐饮服务规范时,可能自发比较传统礼仪与现代标准化服务的异同,此类即时生成的问题可转化为深度研讨的切入点。
3、 评价体系的多元建构:过程性与表现性融合
建立“三维评价模型”:
认知维度:通过概念图、对比表格等可视化工具评估信息整合能力。
技能维度:设计模拟职场任务(如根据群文撰写产品优化建议书),考察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维度:采用学习日志、小组互评等方式记录职业价值观的塑造过程。“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的阅读策略,可转化为评价标准,例如在法律专业群文阅读中,考核学生能否从法律条文、案例判决与社会评论中辨析法理与情理的平衡点。在群文阅读的展示环节,教师应注重学生的精准表达和思维深度。例如,可以通过小组合作、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展示阅读成果,并通过师生互评、生生互评等方式,激励学生积极参与。
三、群文阅读教学的创新策略
1. 思维策略的应用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策略,如信息辨识与提取、比较分类、推理分析等。例如,在阅读商业题材的群文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比较不同文本中的经营策略,分析其成功或失败的原因,从而提升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2. 跨学科阅读的融合
群文阅读可以与其他学科相结合,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例如,在阅读《红星照耀中国》时,教师可以结合历史、地理等学科知识,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
3. 技术手段的辅助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如电子书、在线阅读平台等,丰富群文阅读的形式。例如,通过在线讨论平台,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交流阅读心得,增强阅读的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实施挑战与应对策略
群文阅读的推进需克服教材适配性不足与教学课时紧张的双重困境。教材编写“稳中求进”的原则,将30%的课时用于群文阅读,优先选择与单元主题契合的拓展文本。针对教师专业能力瓶颈,建议构建“校企双元资源库”,联合行业专家开发具有职业特色的群文读本,例如汽修专业可整合汽车发展史、技术革新报道与工匠访谈录,形成产教融合的阅读体系。
以中职语文教材中的“童话里的童年”主题群文阅读为例,教师选择了《骆驼寻宝记》《权力》《窗前的豌豆花园》三篇文本,通过表格管理的方式,引导学生梳理文本内容,并通过小组讨论分享阅读心得。在展示环节,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了“精神”这一主题,并通过角色扮演展示了文本中的精彩片段。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阅读兴趣,还增强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结语
群文阅读作为一种新型的阅读教学模式,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实践价值。通过科学的文本选择、创新的课堂设计和多元的评价机制,教师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和思维能力。未来,随着教育技术的不断发展,群文阅读教学将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为中职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访问中国新时代教育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