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 职业教育 > 正文
从中职生到创业先锋 职教沃土绽放创业之花——记蓬溪县中职校优秀毕业生、返乡创业能手李俊杰

来源:    综合作者:     2025-05-04 16:39:36    浏览量:

        在四川蓬溪这片热土上,一位从司法所基层工作者蜕变为“软件王”,再从“软件王”逆袭为“菌王”的创业者,用奋斗与坚守书写了乡村振兴的传奇故事。他,就是四川省蓬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95级电工班优秀毕业生、四川骆峰菌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俊杰。


       中职课堂淬炼的技能,成为李俊杰叩开创业大门的金钥匙,他用职教沃土筑基、以创业破浪,在创新创业的道路上行稳致远,书写了新时代职教人的精彩篇章。

       从基层到科技尖兵:IT行业的“拓荒者”

       1996年,职高毕业的李俊杰进入蓬溪县司法系统工作,凭借踏实肯干的作风,很快在基层岗位上崭露头角。然而,他心中始终涌动着创业的激情。2000年,他毅然辞去公职,与清华大学毕业的老乡李正成携手创立四川超维软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从市场部一线员工到公司董事长,他带领团队深耕智能化、信息化领域,承接了原成都军区某陆军学院战斗实验室、某水电站可视电话监测系统等重大项目,斩获中国电力科学技术奖、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殊荣,成为西南地区IT行业的领军人物。

跨界转型:从“代码”到“菌丝”的逆袭之路

       2018年,李俊杰的人生轨迹再次转折。一次偶然的聚会,他结识了四川食用菌专家骆洪明,被传统农业与智能化结合的潜力深深吸引。彼时,蓬溪县委、县政府正大力号召乡贤返乡创业,李俊杰毅然带着千万资金回乡,创办蓬溪骆峰菌业有限公司。他带领团队历经上千次试验,攻克黄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难题,打破传统种植模式,在全国率先实现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如今的骆峰菌业,占地200余亩,日产鲜菇120吨,年产值超2.6亿元。“骆菌子”品牌不仅直供海底捞、盒马鲜生等头部企业,更远销海外。公司制定的黄色金针菇工厂化生产行业标准,成为全国技术标杆,其生产基地被认证为“全国最高品质黄色金针菇基地”。2024年,骆峰菌业通过省级龙头企业验收,并跻身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助力蓬溪建成全国最大黄色金针菇、杏鲍菇生产基地,擦亮“中国菌都”新名片。

       扎根乡土:撑起乡村振兴“致富伞”

     “我是农民的儿子,带着乡亲们富起来,才是真正的成功。”李俊杰始终不忘反哺家乡。他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300余人就业,让100余户家庭通过扎菌袋月增收千元;流转土地千余亩,探索大豆轮作、农文旅融合等新模式,年发放土地流转金和工资性收入超百万元。  

       他更以公益践行担当:向武汉疫情、乡村教育等捐款捐物30余万元,动员新阶人士捐款超百万;牵头成立蓬溪县食用菌特色产业种植协会,打造“技术服务站”“乡村振兴加油站”,将一根金针菇做成富民大产业。人民日报、央视《新闻联播》等多次报道他的创业故事,称其为“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探路者”。

       荣誉满载:初心如磐向未来

       从司法所青年到双领域企业家,李俊杰的身份在变,但“科技兴农”的初心未改。他身兼遂宁市政协委员、蓬溪县人大代表、新联会会长等十余项社会职务,荣获“四川省农业科技领军人物”“遂宁市乡村振兴杰出贡献奖”等称号。面对未来,他目光坚定:“食用菌产业潜力无限,我们将继续延伸产业链,让‘骆菌子’走向世界,让乡亲们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职教沃土:绽放创业之花

       李俊杰的故事是蓬溪职业教育的生动注脚。他从中职生到企业创始人的蜕变之路,证明了职业教育不仅能够培养技术型人才,更能孕育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创业者。

       从中职学生蜕变为创业先锋,不仅书写了个人职业生涯的辉煌篇章,也充分展现了职业教育的巨大潜力,更为我们广大职教学子树立了值得学习的光辉榜样。

       在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交汇的沃土上,李俊杰用“代码”书写智慧,用“菌丝”编织梦想,正带领蓬溪食用菌产业迈向更广阔的天地。李俊杰的励志故事只是蓬溪职业教育成果的一个缩影,让我们共同期待蓬溪中职校未来能够涌现出更多像李俊杰一样优秀的职教之花,见证他们在各自领域内绽放异彩,共同开创并见证职业教育的广阔天地与无限可能!(四川省蓬溪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李运河 胡志君)


  • 中国新时代教育LOGO

    欢迎访问中国新时代教育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