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中国新时代教育 蜀ICP备2021005531号
为更好地贯彻新课标精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业务水平与教学能力的提高,同时为教师提供展示自我和相互学习的平台,成都芯谷实验学校小学部于2025年3月18-27日开展了第三届“芯蕊杯”赛课活动。
本次活动力求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评,来自语文、数学、英语、科学四门科目的36位老师以独具匠心的教学设计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将精心准备的优质课分别以上课、说课、评课的方式进行呈现。
赛场竞技,百花齐放
杨煜嘉
杨煜嘉老师的教学设计紧扣课标要求,通过四个环节层层递进,引导学生感受自然之美,培养观察与表达能力。主要通过图片和互动提问激发学生兴趣并结合关键语句概括段落大意,注重方法指导。
李金娥
李金娥老师根据单元主题“观察与发现”设置大情境“花语小镇”,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了两次学法迁移,为学生搭建支架,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辅助学生理解课文生动的语言。
李小林
李小林老师的教学目标清晰,结构完整。评价任务与目标高度契合:通过圈画关键词、图表梳理、实践表达等任务,有效检验学生对实验过程的理解与科学精神的感悟。
李秋燕
李秋燕老师通过认读测试、填写实验报告、概括结论等活动,有效检验学生的知识掌握与能力提升。通过创设“协助芯宝通关科学小助理测试”的情境,将语文学习与科学探究结合,激发学生兴趣,培养观察与提问能力。
何桂林
何桂林老师以实验步骤梳理为核心,教学中巧妙利用问题链(如“为何用纸袋装蜂”“为何走四里路”)引发深度讨论,使学生感悟法布尔实验设计的严谨性。
申晓飞
申晓飞老师的教学设计思路清晰,目标明确。通过单元整体架构,将古诗教学与自然主题深度融合,注重学生语言能力与审美素养的协同发展。课时设计中,朗读法与情境教学法相结合,借助简笔画和多媒体资源,有效突破"借景抒情"的理解难点。
李黎
李黎老师通过巧妙的设计,紧扣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探秘自然之旅”的主题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古诗的朗读与想象,引导学生通过“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方式理解古诗,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审美能力。
覃玥钥
覃玥钥老师立足"以景寄情"的诗歌内核,精准抓住"无穷碧""别样红"等意象展开教学。以"为何独写六月之荷"为锚点撬动课堂,通过对比四季荷花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夏日盛景即诗人炽热情感"的深层联结。
刘雪莹
刘雪莹老师通过朗读引导,孩子们不仅读出了文字的温度,更读懂了文字背后的文化密码。在"时空穿越"的情境中,孩子们既感受到了语文学习的乐趣,又完成了一次难忘的文化启蒙。这堂课真正实现了"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教学理想,让古老的文字在童心中生根发芽。
秦小钧
秦小钧老师从初读感知祖先摇篮又大又绿的特点,到精读体会情感,每一步都扎实有效。孩子们的想象更是精彩纷呈,他们那充满童趣的想象,让古老的祖先生活鲜活起来,也让这堂课充满了无限魅力。
余谨蕾
余谨蕾老师从读准字音、读出停顿、读懂诗意到读好诗情四个层面,让学生充分捕捉小娃的俏皮纯真,情感在吟诵间满溢。在小组讨论阶段,学生围绕小娃形象畅所欲言,思维火花不断碰撞。
蔺怡文
蔺怡文老师设置了退休后的白居易坐在自家池边看着小娃的场景,一节课40分钟,反反复复使用不下十种朗读方式,带领孩子们身临其境参与到这首诗歌的创作中,孩子们都想当当白居易,体会小娃在夏天采莲的天真与快乐。
张慧敏
张慧敏老师以童趣为本,紧扣课标展开教学。教师巧设"动物王国才能大比拼"情境,通过形声字拉拉卡、拍手诵读、识字刮刮卡等多元活动,充分调动低段学生的多重感官,符合儿童认知规律,展现了新课标理念下的童趣课堂样态。
徐紫菱
徐紫菱老师通过创设“动物达人秀”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多种朗读形式和动作模仿,让学生在趣味中掌握形声字规律。课堂设计科学合理,从识字、朗读到创编儿歌,既夯实了语言基础,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张彦淼
张彦淼老师巧妙运用导学单、结合多媒体课件与互动游戏,带领孩子们走进“动物王国”。通过“角色扮演猜昆虫”“儿歌接龙大比拼”等环节,学生化身小蜻蜓、小蝴蝶,在欢笑中掌握“展翅飞”“造宫殿”等生动表达,更传递出“快乐学习”的教育理念。
科学组
谢仁祥
谢仁祥老师的教学以趣味闯关形式开展。学生通过“翻拍手”“抓尺子”等游戏,探索眼、皮肤等感觉器官的功能,并记录数据对比反应速度变化。课堂融合探究实践与团队协作,学生通过反复训练发现“熟能生巧”的科学规律,领悟运动、学习中持续努力的重要性。
蔡郑慧
蔡郑慧老师通过“游戏闯关”的形式激发学生兴趣,将科学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课堂设计层层递进,目标明确,注重实践与思考的结合,有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团队合作意识。拓展环节联系生活实际,深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一节兼具趣味性与教育性的优质科学课。
比赛过程中教研组教师们全程参与,授课结束后,分管教学的余小文副校长和教务处钟曦主任带领评委们对参赛老师们进行了评课议课。
他们聚焦“教学评一致”,从“学习目标是否精准”、“学习活动是否紧扣目标”、“学习效果是否达成目标”等方面进行精准地分析,同时也根据各位老师的课堂提出了更有针对性的意见。例如钟曦主任指出,老师们在课堂中的指令应当更加凝练、简洁有效,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等。这些温暖而具有建设性的意见,为我校教坛新锐指引出了破茧之路。
教学世界浩瀚无边,竞技舞台创意无限。此次赛课不仅搭建起锤炼技能、突破瓶颈、展现风采的成长阶梯,更构筑了互学共进、协同发展的专业生态。
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成都芯谷实验学校小学部的教师们将继续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欢迎访问中国新时代教育
热点内容
Hot content
视频推荐
VIDEOS